近日,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素娟正教学员们编织花竹帽。花竹帽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青年为女青年编织的定情信物,曾是女方判断男方是否勤劳和手巧的方式之一。
学员正在处理用于编织花竹帽的竹篾。王以照 摄
谭素娟(左)向学员教授花竹帽编织技巧。王以照 摄
学员间相互学习讨论花竹帽编织技巧。王以照 摄
多位学员正在学习花竹帽编织技艺。王以照 摄
花竹帽造型精美,编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王以照 摄
学员正在学习花竹帽编织技巧。王以照 摄
学员正在学习编织花竹帽。王以照 摄
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度让花竹帽面临传承的危机。但在各方的努力下,花竹帽在市场上重新受到欢迎,制作者也由男性变成多为女性。谭素娟介绍,每年都会招收若干批次的学员,每批都有两三位学成花竹帽制作技艺,延续非遗火种。
中新网长春11月27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第1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卢建国27日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以来,该省已完成24例捐献,为历年之最。
11月27日,吉林省第1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卢建国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吉林省红十字会供图
卢建国来自吉林省吉林市,是一名电焊工人。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是因为爱人在献血屋工作,夫妻俩都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
今年10月,卢建国接到了与患者配型成功的电话,激动之余他又多了一些忐忑。他介绍,第一次捐献由于患者没能挺到最后,因此失败了。这次配型成功心情挺复杂的,就怕再出点儿什么差头。
为了这次捐献,卢建国推迟了到外地打工的行程。“这段时间我就安心调养身体,毕竟挣钱可以等,但救命的事不能等。”卢建国说。
经过悉心准备,本次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顺利结束,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的送髓队员星夜送往患者医院。
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吉林省红十字会。近年来,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在库志愿者越来越多,目前志愿者分型数据约6.5万人份。
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负责人刘艳丽表示,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技术不断成熟及科普宣传的不断深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越来越多,这份崇高事业要保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完)